永不落幕的创新——青银管理处深化内涵“双创”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 河北交通报 发布时间: 2017-10-12 14:42

序曲

青银弄潮儿奏响创新“交响乐”

这是一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市场情况风云变幻的时代;这是一个固守者举步维艰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新者如鱼得水的时代;这是一个改革千帆竞发的时代,这是一个梦想百花齐放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旧事物不断消失、新事物纷至沓来的时代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今年5月,青银管理处召开“全面创新、全员创新”活动推进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对活动措施、活动内容及创新成果的申报转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号召全处职工在不停车发卡、防搓磅设施、监控监管分离、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等一系列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创新工作。

于是,一场关于创新的盛大“演出”开幕了。不论哪个领域,不管哪个岗位,创新的“乐曲”都悄然奏响,最终在青银路上汇成一曲动听、雄壮的创新“交响乐”。

创新红旗漫卷,创新激流勇进。随着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化,青银的建设不断迈上新高度。创新的大潮之上,无数弄潮儿秉承匠心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是青银人,义无反顾地为青银的基业长青注入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第一乐章:

快节奏的“迎宾曲”

让行驶高速的车辆“零等待”

她是优秀的职工,她是学识深厚的工程师,她是敬业的科长,她还是一位和蔼的大姐。很难想象,这么一位温和的女性,对推动青银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带领她的团队先后完成“快速发卡”“新型收费键盘”“新型收费监视系统”“德国布线”“潮汐车道”等多项创新工作,仅2016年就荣获专利3项,干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就是青银信息科科长韩月明。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上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收费站口通行能力与日益增长的车流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辆排队情况。入口发卡速度慢,车辆等待时间长,给司乘人员出行增加了困扰。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上级领导对韩月明的团队提出了实现人工快速发卡的艰巨任务。

为了实现快速发卡,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韩月明的团队设计出人工快速不停车发卡技术。

技术的关键是,将车辆录入设备由收费岗亭窗口位置向前移动。当车辆激发前置的抓拍线圈后,发卡员便提前进行信息录入。车辆尚未到达窗口,通行卡已经递出。司机师傅只要稍作减速调整,就可顺畅地将通行卡取走,不必将车停稳再等待发卡员发放通行卡。这样不仅缩短了车辆在高速入口的通过时间,同时还避免了司机通过入口车道时的频繁制动和启动。这不仅提高了通行的顺畅度,还提高了车道单位时间内的通行效率,提高了车道使用率。

攻克这项技术的艰辛历程,旁人是无法想象的。就拿摄像机前置这件事来说,前置的位置需要通过上千次的测试才能最终确定,务必保证能在各种天气状况下准确抓拍各类型号的车辆。而为了解决强光抑制问题,硬件及团队技术人员带领施工单位,选取午后光线最强时分,顶着烈日从上千辆次车辆的通过中进行试验。大家常常是一下午喝不上一口水,但炎热和饥渴并没有消磨团队的斗志。其他部门也全力协作,开辟专用车道,协调了多种型号车辆进行测试,为后期功能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软件流程看不见摸不到,为了将传统收费软件流程改造适应新技术,韩月明带领课题组软件项目工程师多次前往收费站观看收费人员发卡过程,并亲自发卡获取设计灵感。经过观察发现,栏杆机的正常起落是确保车辆快速连续通过的关键技术难点。项目组夜以继日,韩月明与软件技术人员常常加班到深夜, 21时后用餐是家常便饭,肠胃不好的同志兜里常备的就是零食和糖块。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确定放匝线圈与栏杆机之间的距离参数。

正当大家觉得技术突破在望之时,有一辆货车通过车道,线圈抖动造成软件重复计数,进而出现砸杆的情况,给刚刚燃起的希望浇了一盆冷水。软件技术人员砥砺前行,采取活动拆绕线圈的方式测试电感量。为获取货车高峰通过时的测试效果,常常加班至夜里11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已是凌晨时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技术最终突破瓶颈,设计出了六种车辆不同组合通过的“双队列计数防砸线程”,很好地解决了栏杆机一车一落和多车跟进防砸问题,获得了课题专家组的好评。

现在,全国高速入口ETC设备不停车领卡已基本全覆盖,但鲜有单位能实现人工不停车发卡,青银的技术突破,意义重大。传统发卡车道的领卡平均速度为每辆车20至40秒,而现在青银每辆车6至16秒就可通过,减少了单车入口等待时间,实现了车辆在站口的“零等待”。路过的司机师傅一句“你们这儿发卡真是快啊,我都不用等”,饱含了司乘乃至整个社会对青银人的认可。

而这,没有创新,万万做不到。

第二乐章:

养护科的“打击乐”

让青银高速平稳又安全

路面基层反射裂缝是高速公路常见病害之一,传统的灌缝养护只是用灌缝胶在表面对裂缝进行封闭,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解决裂缝开裂。这种裂缝如不彻底处理,最终会发展成为网裂、沉陷等大面积路面病害,只能通过路面挖补进行处理,造价高、影响交通时间长。想根治这种裂缝,往往需要公开招标,请施工单位用类似高聚物注胶的方式来处理,但程序复杂,时间漫长,花费不菲。

王树信是青银养护科的一位老职工了,每每见到这些裂缝,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看着它们越裂越大,最终成为大面积养护病害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施工治理呢?自己购置设备和材料,由工区自己的维修人员进行施工,真正做到随坏随补,路不就不会损坏了吗?

王树信首先在石家庄周边、河北省本地寻找可以施工的材料,但是设备性能、耐久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之后,他又在网上询问全国技术成熟的厂家,最终把眼光投向了北京。他亲自去北京厂家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终于找到实际操作设备和符合要求的高聚物材料。

设备调试、安装,技术交底等每一个环节,王树信全程参加,确保每个工人都能够熟练使用。设备如何开机、热机,施工时需要多大压力,施工完后要认真把软管清理干净等,王树信都一一交代。这过程中,免不了加班加点。为确保尽快处理完全部裂缝,他周末也不停歇。他常开着私家车,奔波在各个施工现场。

有人问他:“开着自己的车,烧着自己的油,加着班,垫着钱,你这是图啥?”他总是呵呵一笑:“咱想的就是赶紧把活儿干好!”王树信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让养护岗位上的每名职工都由衷佩服。

2016年,青银管理处共处理基层反射裂缝973平方米,合算成本为45元/平米。此类裂缝如果在以前,最终都会发展成为沉陷、坑槽,只能依靠挖补等大中修措施,挖补的单价一般在190元/平方米以上。按此方法计算,2016年青银处采取高聚物注胶处理裂缝共节约养护经费141085元,预计2017年将处理1350平方米裂缝、节约养护经费195750元。

在王树信的推进下,青银管理处的裂缝灌缝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真正兑现了“路面无裸缝”的养护目标。青银高速也成为全省第一条自主实施高聚物注胶处理基层反射裂缝的高速。

第三乐章:

老匠人的“大合唱”

支撑起建设发展的底蕴

公路自古以来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农耕时代的黄土路,到近代的水泥路,再到今日串联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转的高速公路,一代代匠人用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支撑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青银高速公路舒适、平坦、快捷、通畅的背后,是一代代养护人双双巧手、精湛工艺的精心守护。张士英创新工作室正是养护人中的杰出代表。

这是一个沉淀在基层的团队,都是拥有十几年养护经验的老师傅了,可他们依然有着学无止境的心,大力推广应用公路养护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的技术含量和施工质量。天道酬勤,路在脚下,行动至上,截至8月底,这个团队已完成15项创新工作。

团队负责人张士英将泄水槽改造成具备“踏步兼排水功能”的小创新,就是在卫运河大桥检查“领悟”到的招式。当时他发现,由于防洪堤通道地处低洼路段,汇水面积过大,排水能力不足,经常出现冲沟。于是,他带领施工人员将泄水槽加宽至1.5米,并将一半宽度修成踏步,这样既满足了排水需求又方便了桥梁检查。

青银路是一条“东出西联”的运煤大通道,车流量大,重车货车占比高。青岛方向160型伸缩缝多次出现中梁开裂。为确保安全,工区及时采取铺钢板的临时防护措施,500多斤的钢板硬是固定不住。工区老养护工焦泽国看到这种情况,采用多个“骑马螺栓”成功地将钢板固定好。

工作室老党员技师孙忠信,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后滚式路面清扫车的后滚刷是易耗品,正常清扫作业十多天就需要更换一次,由于后滚装置空间狭窄,不好作业。正常更换一次,需要一个专业工人约10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费时费力。孙忠信先是了解后滚刷的工作原理,然后将后滚刷支架进行易操作改装,使更换作业缩短到2个小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安全系数、稳定性,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

工作室桥梁工程师王钊在例行桥梁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共同问题——桥梁横向排水管在排水过程中,流量较小时会产生回流,严重腐蚀桥梁腹板。于是,他开动脑筋,发明了简单又实用的桥梁泄水管防回流装置,彻底避免了桥梁排水管回流水对桥梁构件造成破坏。

张士英创新工作室这样接地气的创新,还真不少。像用“手机屏幕静电贴法”修复桥梁裂缝,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养护质量。他们还大胆采用新的材料,用聚氨醋防腐涂料粉刷喇叭口,用封缝胶处理桥梁构件裂缝类病害。此外,防眩板擦洗工具、融雪剂撒布车防堵式撒盐管道、折叠式标志牌、立柱尺寸固定器、反光锥自动收放车等小发明、小创新,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张士英说:“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是高速公路通车运营期间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热爱这份工作,对工作产生情怀并投入热情,才能干好养护工作,才能搞好创新工作。”

当人们驶上青银高速公路,常常忽视那些橘黄色的劳动身影,那空气中弥漫着的沥青味,那炎炎烈日下不停作业的路面清扫车……但,正是这些琐碎又平凡的细节,给广大司乘营造了更加舒适通畅的行车环境。

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这是一种精神,是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用自己的匠心巧手,实践着为社会服务的承诺,彰显了青银养护人勤劳、钻研、忠诚、敬业的铺路石精神。

第四乐章:

新生力的“网络歌曲”

让站务管理“高大上”

2017年5月22日,又到了赵村收费站统计星级考核结果的日子。由于统计数据量大,计算方式复杂,以往每到这个时候,工作人员总要加班加点忙上几天才能统计出结果。而这次与以往不同,工作人员只在电脑上点了几下鼠标,等了几秒钟,星级考核所需的9张统计表便自动生成。这种从几天到几秒的变化,是赵村收费站对原有星级考核工作方式进行创新的结果,工作效率大提高的关键是“站务工作管理系统”的使用。而系统开发成功的背后,是赵村收费站副站长何舰近半年的辛勤努力。

何舰是赵村收费站一位年轻的副站长,在他当上副站长的短短1年里,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每月星级考核结果的统计工作算得上是站区管理最严重的一个“痛点”。由于这项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计算过程复杂且极易出错,这也成了工作人员的一种痛。

星级考核工作需要对收费人员收费、收卡、发卡、出勤、工作纪律等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通过对星级考核结果统计工作过程的分析,何舰发现,这项工作的流程中存在很多可以优化改进的地方,例如:收费员上班时,考勤每次都要人工手签一遍,然后再去电脑上录入一遍;收费员下班后,收费工作数据由票证人员手抄下来,把同样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在十几种表格中再各录入一遍……像这样的重复性工作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对症下药,何舰决定从系统运行速度、工作流程优化、工作人员使用习惯等几个维度设计一套站务管理系统。

为了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重复性的工作,何舰从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将考勤数据改由票证人员在收费员上班时录入系统,收费数据由票证人员在收费员下班后录入系统,系统将自动生成考勤表、收费数据日报表等多种表格,实现“一次录入,多种输出”,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日常工作量。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和效率,从工作人员的使用习惯出发,设计了多种措施:根据数据录入习惯决定数据录入框的切换顺序,用日平均值校验输入值是否存在异常等,这些细节使用起来也许很难发现,但每个细节背后都是他严谨的设计理念和几百条程序代码的编写。

虽然整个系统开发的时间不长,但开发的过程却是困难的。何舰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交通运输”,计算机编程知识是他在大学课余时间自学的,仅凭这些知识开发这样一套基于网络环境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这位年轻的副站长在工作中自行购买了大量的计算机编程教材进行学习,遇到困难时再通过网络寻找解决方法。就这样,他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使系统实现了越来越多的功能。

也许会有人说,现在软件开发单位那么多,请专业的人开发一套,省时省力。但这样一套系统,如果委托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设计开发,至少需要十万元,且开发周期长、后期维护困难。而何舰自行研究开发这套系统,只花费了不到1万元。由于他兼具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身份,不但使开发过程大大缩短,而且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易用性、便捷性。

星级考核结果的自动生成只是何舰进行系统开发完成的一个小目标,他说:“随着系统中存储数据的日益丰富,咱们得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步伐,挖掘收费工作‘大数据’的价值。等系统再次完善了,到了年底,可以为每名收费人员自动生成一份年度工作分析表,将自己一年来的收费、收卡、发卡、工作纪律等数据进行汇总、比对、排名,让每名收费人员都能了解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在全站处于什么位置,给大家指明今后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在何舰眼里,创新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终章

高唱创新曲 永无休止符

变者,天道也。天以善变而能恒,地以善变而能久。变化、创新,是颠扑不破的发展主旋律。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才能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积极为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职工延伸创新平台、搭建创新舞台,集众智、聚合力,解决高速公路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省高管局“双创”活动开展的初衷。

在青银管理处“双创”工作推进会上,处长张秀山强调:“何谓创新?创新就是用新思路谋事、用新方法做事、用新标准成事。”经过半年多的推进实施,青银管理处先后成立了韩月明创新工作室和张士英创新工作室,各基层单位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小组。在职工技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创新成果的转化也初见成效。今年,青银管理处完成快速发卡技术、高聚物注胶处理基层反射裂缝技术、改性乳化沥青护栏防腐施工技术等创新项目40余项,其中多项科技成果完成了产品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钥匙定制箱、收费岗亭空调管改造、警报器移位等“四小”活动开展22项,“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机,处处是创新之地”的氛围在全处蔚然成风。

创新是一支没有休止符的乐曲。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的努力。接下来,青银管理处将继续高唱创新曲,巩固成就,查找不足,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做好成果的评审和推广、转化、应用工作,为“双创”活动添彩,为过往司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全面提升青银高速乃至河北高速的硬实力不断奋斗!

(董晨旭)